发布时间:2016-01-04鹏亮工贸(www.szplgm.com) |
最近,微信“朋友圈”里很多人分享了一款号称专为抵御雾霾而设计的德国窗纱。这款窗纱自称通过“高磁纤维”制成,通过“负负相斥”原理,能将携带负电离子的雾霾微尘阻隔在外,目前正在积极向国内市场推销。
进入冬季,雾霾频发,商机随之而来。全国多个城市出现PM2.5防护口罩脱销、空气净化器涨价甚至售罄缺货的情况。一些外国企业瞄准商机,依靠先进技术和品牌优势抢占市场,特别是在新风系统、空气监测专业市场等新领域,几乎满眼尽是“洋品牌”。
反观国内一些企业,虽然也针对雾霾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,但问题多多:以空气净化器为例,产品认证不规范,有的根本没有标注数据的检测条件,有的虽然标注了,但只在检测值后面用很小的字写出,不仔细看很难发现;“聚能离子弹”“净离子群技术”“云净化”等“高大上”的广告宣传语看得人云里雾里;不少品牌的售后体系不完善,很难为用户提供有力的安全和服务保障……
以上种种乱象,一方面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严,让山寨、伪劣产品充斥市场;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国家统一标准,使得空气净化行业准入门槛太低,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功能同质化严重。事实上,去年9月15日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就已经发布,但是今年3月1日才正式实施,中间几个月恰恰是产品购买使用的高峰期,给了一些不法商家可乘之机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将实行的新标准也只是国家推荐性标准,作为评价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基本技术依据,并非强制性产品规范。如果能够出台一个强制性依据,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,或提高行业产品准入门槛来说,促进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。
越是新产品、新领域,越需要尽快划定“硬杠杠”,以此作为“正规军”和“杂牌军”的分水岭,也只有如此才能加快产品技术创新。在国外一些地方,标准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跟着技术的变革而不断更新,满足人们变化的需求。比如芬兰的一家空气净化器厂商,积极参与芬兰室内空气质量(I-AQ)标准制定,在一定的规则之下生产和发售产品,同时也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智能化创新。对国内厂商来说,只有严格按照标准,淘汰落后、伪劣产品,摒弃抄袭和模仿,才能真正推动技术创新,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,让消费者有更多更好的选择。
市场健康有序发展,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监管。标准明确、监管严格,产品才能质优价廉,市场竞争才会更充分,民族企业才不会错过商机。